查看原文
其他

恪守论道精神 方能完美亮剑——祖庆老师当众与专家”交锋“(视频)

张祖庆 祖庆说 2021-10-25

恪守论道精神 方能完美亮

 ——观张祖庆老师回应专家批评有感


 文  /  王 媛


1


今年十月份在河南举办的“全国教育名家论坛”盛会上,张祖庆老师执教创意写作《迷你微影评》一课。


课上,张老师让孩子们观看微电影《月神》,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微影评,如抓电影的画面细节,微电影的构思、想象力、风格,由电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的成长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悟。学生们从一开始的不知何为微影评,到最后的精彩分享,让我叹为观止——

 

生:电影中小男孩将自己的帽子扭向后面,小男孩仿佛在这一刻成长,他不想再听从大人的意愿,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向大人表明,做自己最闪亮。

 

生:我从电影天真无邪的画面,看到孩子脸上散发着光芒,行动才能使人成长。孩子用自己天真的动作和神态,融化大人那颗冰冷的心。孩子的童心,大人不懂,应该让孩子长出梦想的翅膀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”

 

生:小孩子可以用童真来温暖其他人冰冷的内心,而大人都不会理解对方,也不懂得换位思考,只会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,别人做的都是错的,正如孔子说过,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”。这就可以说明,只有懂得换位思考,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感到温暖。

 

……

 

“做自己最闪亮”、“长出梦想的翅膀,探索未知的世界”、“懂得换位思考,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感到温暖”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微影评,在学生的笔下诞生,也在学生的心头绽放。

 

正是因为前面有了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微电影,教师在其间的得法引导,课堂上才生成了师生之间有温度有生命意义的对话;正是这样有温度有生命意义的对话,学生才写出了有温度有生命意义的文字。教学触摸到了学生的灵魂,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课堂。我为自己听到一堂入眼入心的课而欣喜不已。

 

课后江苏特级教师徐杰先生是这样点评的‍——

 

“我特别欣赏这节课。一‍‍是把电影作为活动支架,‍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;二是教师激发了学生,呈现出教师‍‍与学生之间精神层面的深刻对话;三是特别欣赏,“‍‍导演其实表达的‍‍是什么?”‍‍这个环节‍‍,听说读写‍‍交融在整个活动中。‍‍我提个想法:影评可以写感受、写发现‍‍、写赏析。但是这节课里,教师‍‍既然已经盯住和聚焦到细节,‍‍那就应该延伸细节活动‍‍,影评继续写细节,‍‍比如让学生‍‍补写细节、‍‍想象‍‍细节、‍‍改写细节等等。”

 

按照大会安排,徐杰先生评完课,是张祖庆老师自己的主题分享。

 

张老师‍‍接过话筒,没有展开自己的分享,而是出人意料地就刚才徐杰先生的评课,做了一番回应——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m0811j0qd3u点击视频,观看张祖庆老师的回应

‍‍“首先,对徐杰先生的精彩点评和溢美之词,我表示表示诚挚的谢意。但是我不同意,而是完全不同意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这是一个‍‍论道的地方,我也完全可以说,徐老师,您讲得很对,我将按照您讲的建议改进。我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场合,表达自己的完全不同意呢?我有我的想法。

 

“‍‍我这节课的目标,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,也不是让学生学会描写细节,而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写影评。写微影评,这‍‍对儿童来说‍‍是有难度的。”

 

(此处略去最关键的200字,若想了解详情,请点击上面的视频。)

 

“而如果教想象作文和创意作文,‍‍我会有‍‍一系列的做法。这节课,没有选择聚焦细节,对细节描写进行延伸与拓展,是因为我的教学目标本不在这儿。”

 

“当然,观课的意义‍‍在于生成更多更好的可能性,所以我不是说徐杰先生的说法是错误的,‍‍站在您的角度,您的建议也是对的。‍‍下一次有机会‍‍‍‍我用您的观点‍‍试一试,也许您的设计,比这节课更精彩。在此,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,谢谢!”

 

“老师们,面对不同的声音,可以表示沉默也可以打哈哈,也可以真诚地做自己的回应。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脑袋‍‍成为别人的跑马场。面对任何权威和专家,不要轻易地点头,也不要轻易地摇头,而是想一想他讲的究竟是不是对的,然后再想想我可不可以接受。这是我对徐杰先生评课的一点思考。”

 

“教学领域,没有谁是绝对对的,也没有谁是绝对错的,咱们不过是讨论。既然是讨论,是可以出错的。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,论道也是可以出错的地方。‍‍再次感谢徐先生!”

 

祖庆老师话音刚落,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,徐杰先生也含笑鼓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


好一个“这是一个论道的地方”!好一个“论道是允许出错的地方”

 

何为论道?“君子求道,同道为朋,论道为和,志向高远。论道的核心为“和”。

 

何为“和”?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君子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,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。

 

学术领域,何为论道?是保持独立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,是正视不同意见的求同存异!细细剖析,祖庆老师的“论道”行为,体现了论道的“精髓”——

 

尊重而不盲从


“作为教师,我们面对任何一个权威和专家,不要轻易地点头,也不要轻易地摇头,而是想一想专家讲的究竟对不对,然后再想想可不可以接受。”

 

祖庆在表达观点时,以尊重为首,又坚持自我。他面带微笑,眼神一直真诚地看着专家、身体前倾,伸出手臂,多次向徐杰先生表达真诚感激之情,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尊重之意。但尊重并不等于盲从。而是毫不含糊地亮出观点:“面对不同的声音,可以沉默,可以打哈哈,也可以真诚地回应。”

 

张老师语气平和,语调平缓,沉着冷静,不带情绪,就事论事,不卑不亢地谈自己的想法,尊重而不盲从,乃学者应有的风度。

 

独立而不另类


亮剑,除了亮出独立的思想和自我的气魄,还应亮出求同存异的态度,不给人以另类之感,这才是“论道为和”中真正的“和”文化。

 

张老师在表明立场的同时,也充分尊重对方的意见,并没有说对方是错误的。而是充分阐释这节课的设计意图。并愿意对徐杰先生提出的思路,进行尝试。他说:“观课的意义‍‍在于生发更多‍‍更好的可能性。‍‍如果有机会,‍‍下一次‍‍我用您的观点‍‍试一试,也许比这节更精彩,向您表示真诚的回应。”借用“我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‍‍”,既缓解尴尬,又给人印象深刻。是谓“独立而不另类”。

 

亮剑而不伤人


亮剑最易伤人。如何做到既亮出观点,又不咄咄逼人?张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。

 

张老师一方面勇敢地亮出宝剑,另一方面又很好地避免了锋芒过露而伤人。他采取的技巧和方法,是先给予对方感激和肯定,再提出反对的观点和具体的分析,让对方心服口服。同时给对方留有余地,有礼有节,有理有情。

 

“教学,没有谁,是绝对对的,也没有谁,是绝对错的……这是论道的地方,论道可以出错,课堂也是可以出错的地方。”看,一个“可以出错”,即给双方都一个可下的台阶。真正做到,亮剑而不伤人,有格局有气度。


3


祖庆老师的临场回应,可谓是“教科书式”的:自然、真诚、到位。无论评课者、作课者还是听课者,都似乎在那一刻,达成了这样的共识——评课,不是权威发布,而是一个交流、反思或争辩的平台。平台之上,互为主体,上不压下,下不媚上,旁不附和,以人为本,平等对话,研究问题,解决问题。

 

反观学术研讨中的很多场景,常常只看到独白式的评课。评课专家,居高临下地发布观点,上课教师或作壁上观,或违心接受。这样的评课,没有思想交流,缺失真正互动。当然,遇到专家水平高,底蕴深,眼光准,确实会让人醍醐灌顶。但是,如果专家自己对某个领域毫无研究,却说得“头头是道”,岂不让一线教师更加一头雾水?




延伸阅读 评课:当从“一言堂”走向“群言堂”

 


当然,也会有一些上课教师,面对专家的不同观点,挺身而出,据理力争。但往往,“争”的分寸和尺度把握不好,气氛尴尬,场面失控。

 

祖庆老师的现场回应,给我的启发是:恪守论道精神,方能完美亮剑。尊重彼此,平等对话,‍‍坚持真知,深入研讨,这才是‍‍学术‍‍界真正应该追求的‍‍论道姿态。





延伸阅读

当从“一言堂”走向“群言堂”



编辑:小北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